建筑瓦片(包括琉璃瓦、陶瓦、青瓦、石板瓦、金屬瓦等)在存儲過程中,因材質特性、環(huán)境因素及堆放方式不當,易出現(xiàn)破損、受潮、污染、變形等問題。以下是常見問題及針對性解決辦法:
一、瓦片破損(***常見問題,尤其脆性材質)
常見原因:
堆放過高或承重不均,底層瓦片受壓斷裂;
搬運時拖拽、碰撞,導致邊角崩裂或釉面脫落(如琉璃瓦、石板瓦);
堆疊時無緩沖材料,瓦片間摩擦磨損(如陶瓦表面釉層劃傷)。
解決辦法:
控制堆放高度:
脆性瓦片(琉璃瓦、石板瓦)疊放高度≤1.2米,每層不超過10片;
大型脊瓦、吻獸等單獨存放,或雙層疊放(接觸面墊3cm厚橡膠墊/軟布)。
規(guī)范搬運與堆疊:
搬運時輕拿輕放,禁止拖拽,多人協(xié)作抬放(尤其石板瓦等重型瓦片);
層間墊緩沖材料:琉璃瓦、陶瓦用軟紙/泡沫隔開(釉面相對),石板瓦用木板/橡膠墊隔離,避免直接接觸摩擦。
加固支撐結構:
底層用鋼支架、木質托盤或磚垛墊高(離地≥20cm),支撐點均勻分布(每平方米承重≥500kg),防止局部受壓。
二、受潮與風化(影響瓦片性能和外觀)
常見原因:
存儲環(huán)境潮濕(如雨季倉庫、露天堆放),瓦片吸水后膨脹(陶瓦、石板瓦)或返堿(琉璃瓦);
長期淋雨或地面潮氣滲透,導致瓦片表面霉變、青苔滋生(陶瓦、青瓦);
天然石板瓦、陶瓦因吸濕后遇凍(低溫環(huán)境),內部水分結冰膨脹引發(fā)開裂。
解決辦法:
嚴格防潮存儲:
優(yōu)先選擇干燥通風的室內倉庫,地面鋪防潮膜+碎石層,或用木板架空;
露天臨時存放必須搭建防雨棚(棚頂坡度≥30°),覆蓋防水帆布(邊緣壓實防滲水),底部墊高30cm以上。
控制環(huán)境濕度:
倉庫內用濕度計監(jiān)測(保持30%-60%),潮濕地區(qū)配備除濕機,或放置生石灰吸濕(避免直接接觸瓦片);
低溫環(huán)境(≤0℃)避免存放陶瓦、石板瓦,若必須存放,需確保完全干燥(無內部水分)。
針對性處理返堿/霉變:
琉璃瓦返堿:用干布擦拭表面白霜,嚴重時用中性洗滌劑輕擦,晾干后重新存儲;
陶瓦霉變:用軟毛刷清理青苔,清水沖洗后置于通風處徹底晾干,再覆蓋防塵布。
三、表面污染(影響外觀和安裝質量)
常見原因:
存儲環(huán)境粉塵、油污多(如靠近工地、車間),瓦片表面積灰、沾污(尤其琉璃瓦、金屬瓦);
天然石板瓦吸附金屬銹跡(如與鐵器接觸)或酸堿腐蝕(如靠近化工區(qū));
未密封存放,鳥糞、落葉等雜物污染表面。
解決辦法:
清潔存儲環(huán)境:
倉庫保持潔凈,遠離粉塵源、油污區(qū),定期用吸塵器/軟毛刷清理瓦片表面浮塵;
金屬瓦(如銅瓦、彩鋼瓦)存放時表面涂防銹油,用防潮紙包裹,避免接觸水汽和鹽分(海邊環(huán)境需額外加防腐蝕涂層)。
隔離污染源:
瓦片覆蓋透氣防塵布(棉麻材質,避免塑料布密封導致冷凝水),露天存放時帆布需定期檢查破損;
石板瓦、陶瓦與金屬件(如支架、工具)之間墊橡膠墊,防止銹跡污染。
及時清理污漬:
油污用中性清潔劑擦拭(禁用強酸強堿),粉塵用清水沖洗(陶瓦、石板瓦)或干布擦拭(琉璃瓦),晾干后再存儲。
四、堆放傾斜與坍塌(安全隱患)
常見原因:
地面不平整或支撐物松動,導致堆垛傾斜;
不同規(guī)格瓦片混雜堆放,重心不穩(wěn);
外力碰撞(如搬運時撞到堆垛)引發(fā)坍塌。
解決辦法:
規(guī)范堆放布局:
按瓦片類型、尺寸分類堆放(如板瓦、筒瓦、脊瓦分開),同規(guī)格瓦片集中堆放,確保重心垂直;
堆垛間距≥50cm,預留通道,避免碰撞,大型堆垛周邊用護欄加固。
加固基礎與堆體:
存儲前平整地面,用水平儀校準支撐物,確保堆垛垂直地面;
高度超過1米的堆垛,兩側用木桿/鋼管固定(呈三角形支撐),防止傾倒。
設置警示與管理:
堆放區(qū)張貼“禁止碰撞”“小心坍塌”等標識,限制無關人員靠近;
定期檢查堆垛穩(wěn)定性(每周1次),發(fā)現(xiàn)傾斜立即調整,加固支撐。
五、材質老化(長期存儲導致性能下降)
常見原因:
琉璃瓦、金屬瓦長期暴曬,釉層/涂層老化開裂;
陶瓦、青瓦因過度干燥(如高溫環(huán)境)導致表面脆化;
橡膠密封瓦(如合成樹脂瓦)受紫外線影響,出現(xiàn)硬化、變形。
解決辦法:
控制光照與溫度:
避免露天存放時陽光直射,倉庫窗戶加裝遮陽簾,或用遮陽網覆蓋露天堆垛;
高溫環(huán)境(≥35℃)下,倉庫加強通風(安裝排風扇),降低局部溫度。
針對性保護材質:
合成樹脂瓦、金屬瓦存儲時覆蓋防紫外線帆布,避免長期暴露;
陶瓦、青瓦在干燥地區(qū)存儲時,定期在倉庫角落灑水增濕(保持濕度≥40%),防止過度干裂。
控制存儲期限:
琉璃瓦、陶瓦存儲不超過1年,金屬瓦、石板瓦不超過2年,“先進先出”使用,避免超期存放。